在美国,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基因工程药物有53种,正在审批的有350种左右,正在研制的约有2200种。这些药物都有专利保护。中国市场上目前有15种基因工程药物在销售,其中只有一种有自己的专利。报告显示,我国97.4%以上的西药都是仿制的,生物制药中至少90%是国外申请的专利。
台湾学者温世仁认为:“基因技术会在瞬间之内释放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就像网络一样,在过去的五年间突然爆发。我们预测,到2001年,基因经济将迅猛爆发。”在他看来,知识经济将在基因经济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人类及生物世界中最基础的部分都转化为知识产权,等于人类和世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本质都可转化为知识财富,你的生老病死以及繁衍子孙都可能要付费了。温世仁认为:“基因是生命的本源,这都可以形成知识产权,还有什么不可以成为产权的呢?而基因文明控制你的生命进程,你不付费,你的生命延续都成问题,这种知识产权的保护已从人为变成自然。
上海大学法学教授汤啸天等专家不无忧虑地警告,中国因对基因资源保护的立法滞后,不仅会使丧失自己的基因资源转变为财富的机遇,更重要的将继续大量丢失不可再生的基因研究资源。他说,近年来,不少国外商业机构和研究部门以赞助健康保健为名,在国内大量掠取血样进行研究,诸如中国人哮喘病基因就因此丢失。这对于国家的医药经济乃至安全战略都构成威胁。立法把基因资源与国宝文物同等保护,已亟不可待。
杨焕明也认为,“资源基因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争夺这一资源的‘世界大战’已打响。我国信息产业的上游———软件和硬件已经受制于人,生物产业绝不能重蹈覆辙。”中国拥有丰富的基因资源,由于人口众多和长期社会封闭,我国不仅病种齐全,而且家族隔离群也最多、最纯。90年代以来,美、德、法等国家纷纷抢滩中国基因大陆。1997年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上书最高领导层,呼吁“保护我国人类基因资源,积极参与跨世纪的基因争夺战”。
我国一位领导人曾批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得珍惜我们的基因资源。”1998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用法律手段对基因实行资源管制。但我们还缺乏一部对基因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转让,以及有关部门在基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职责划分等方面做出系统规范的法律。为了我们中国在由基因技术催发的新经济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了我们不因基因技术而受制于人,甚至危及国家安全,我们在立法和司法实践、行政管理等方面,必须迅速加大我国的基因资源研究和保护的力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