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贸易自由化,用我国已有说法就是“货畅其流”,也是我国的现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根据。我们通常说的“优势互补”,也是据此而来。
二、第一次自由化浪潮
英国或者说整个西方世界,真正接受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并付诸实行,是在半个世纪之后,当1846年英国遭到天灾,饥荒遍野时。其时在位的首相皮尔(Eobert Peer)恍然醒悟,大胆废止了传统的禁止粮食进口的“谷物法”,按亚当·斯密关于单方面实行贸易自由化对本国也有益的理论,任用被称作“贸易自由旗手”的科布登为贸易部长。在科的积极倡导下,于1860年在荷兰的乌特勒支与法国贸易部长签订了著名的双边通商条约,通称“科布登--薛瓦利尔(Cobden-ch-evalier)条约”。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个贸易自由化双边协定,该协定包括了现代模式的最惠国条款。
英法自由化通商条约模式,很快就通行于全欧洲,1882-1889年间英法分别与所有西欧国家以及美国签订了一大批科布登--薛瓦利尔式“友好、通商与航运”协定,由于最惠国机制可以使这些条约中任何一方缔约国的贸易减让条件,迅速传至所有条约缔约国,这样,19世纪后半期就出现了全球贸易额大大高于全球生产数额的形势,出现了欧美各国经济一体化的现象。
但是好景不常,只过了短短20年左右,当欧洲经济走向衰退时,各国不堪承受向非欧洲国家出口粮食的激烈竞争。德国首先后退,当时的俾斯麦政府仿效美国用高关税“保护本国纳税工业”的做法,大增关税。不久,法国政府也大步后退,似乎只有英国政府顶住了这种压力,或者说它坚持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时间最久。
造成退潮的原因,不单有经济方面的,其中外交或政治因素也占有重要地位。从传统上说,一国的贸易政策只是该国外交政策的一种手段。“经济目的常常是从属于外交政策的……推动本国货物出口占领外国市场,获取盈利,通常被当作贸易政策的首要目标”。即便是在今天的WTO体制中,外交政策对贸易的干预和制约依然多方面地存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减轻而已。18世纪时,法国之所以会与英国签订科布登--薛瓦利尔条约,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出于它与意大利的关系,它急欲安抚英国。德国之所以会与法国签约,也有使法国不介入德国与丹麦之间争吵的动机。总之,第一次贸易自由化浪潮虽然是贸易经济利益驱使的,但人们并不完全真的相信李嘉图比较优势的真理。
到了20世纪初,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贸易保护主义又恢复了它在欧美各国的主宰地位。连科布登--薛瓦利尔条约始作俑者的法国和英国也都来了个180度大转弯。1918年法国政府为此专门发表声明说,“本政府已废除了所有包含最惠国条款的通商条约,该条款〔今后〕再也不会出现,再也不许毒化我国的关税政策了。”后来,英国也孤掌难鸣,改弦更张,转而追求在英联邦国家实行另一种“特惠制”(preferential system)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