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下一招是什么?
刘红宇 北京同达律师事务所
【全文】
1999年7月30日,一份特急文件印发到各金融和经贸部门,这份《
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使酝酿已久的“债转股”有了一个模糊的依据。9月2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签署北京水泥厂债转股协议,由建设银行剥离给信达资产公司的9.7亿贷款债权转为股权,北京水泥厂在一夜之间免除10亿债务,又多出一个实力雄厚的资产 股东,这是我国第一次真正的“债转股运作”,债转股由此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债转股:下一招是什么?
从“拨改贷”到“债转股”
债转股就是银行把对企业的贷款债权剥离给管理公司,然后转为股权,由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股东,行使对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它是我国产业政策的一个新转型。80年代以前,我国的产业政策建立在否定资本存在的理论基础上,认为社会的长期投入,只能动用财政收入,银行的职能限于结算和财政出资内。到1980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只有18.7%,靠国家注入资金形成的企业自有资产却高达81.3%,这种局面不仅造成了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利用率低,吃财政的“大锅饭”,缺乏活力,同时,也形成财政负担过重,后续投资无以为继,投资饥渴,为改观这种局面,从80年代开始,借鉴西方的负债经营,实行基本建设的“拨改贷”,在投融资政策上实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方针。但是,由于投融资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和责任制的不明确,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干预,吃财政“大锅饭”的状况又转为吃银行的“大锅饭”。在企业资产扩张的同时,负债率和银行的贷款余额也在飞速递增。到了1995年,通过对近万户国有企业统计,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为83.3%,自有资本率只有18.7%,“拨改贷”前基本上倒了个儿,远远高于国际公认标准。这种过度负债的资产比例倒使企业困于偿债危机,生产投入无以为继,国家虽强调“优化资本结构”,但包括无力“补充国有资本”,资本结构何以优化?而对这种局面,结合地方政府“病急乱投医”,一时间“破产逃债”风行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涨到30%,已超过警戒线。国家在这时提出“国有企业一年解困”的目标,不管是降息,兼并重组“开办银行制度”还是“封闭贷款制度”等都旨在支持企业融资,以求尽快解困,但企业低劣的业绩使银行借贷呈储蓄不断增加的局面,如既往的企业的收入早已被现有债务吞蚀,又借不到新债,生产无以为继,而由存款转化来的银行债权又 随便免掉,唯一的办法就是“债转股”。
“拨改贷”是将企业的自有资产转为负债,“债转股”明显将企业的负债转为自有资本,我们的产业政策似乎是兜了一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