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行专门地指导。而现在基本是200个人一个老师,在大教室上大课,而且老师自己还有
很多事,比如教自考啊、辅导律考啊等等。在这种状况下,怎么可能指望教师与每个学生进行
交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身上?我想招生人数增多了,教学资力和
模式不能跟上的话,确实会出现很多问题,是无法培养出一流的法学人才的。
朱苏力:法学教育在中国与美国是不同的。美国的法学是一种职业性教育,中国则倾向于素
质型教育。这是受欧洲的影响,其目的是训练公务员和白领阶层,所以美国一些模式没法完全
借鉴。中国的法学教育在10年内人数增加到原来的四倍,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任何一个国
家在市场化、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法学教育都会膨胀。如1865—1890年的美国,法学专业学生
人数增加了十多倍。所以中国目前法学教育的膨胀不无道理。我个人不鼓励大发展,但是考虑
社会需要,有毛病可以在前进中改正,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比较稳健保守的方式发展。而且法学
教育可以多元化,多种模式对法学教育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王利明:其实学生多不是坏事,而应强调的是哪个学校应多招学生,那个学校应少,这关系
到条件的配备,而目前许多法学院与法律系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包括图书、教师与桌椅及师资
力量,这样怎么能招生呢?我相信一流的教授会带出一流的学生,但相应的师资力量应跟得上
。因此我呼吁规范我们的法学院本身招生教育体制。
主持人:您对法大与清华都比较了解,那么请您谈一下,法大与清华法学院相比,法大存在
哪些问题?
王保树:现在法大的招生规模在扩大,招生人数多了,报名的也多了,这适合中国目前发展
的需要。律师占全国人数的比例比较低,这是现实,但关键要看怎样培养学生,我同意江老师
的观点,人多但能小班上课,学生能与教师讨论,优秀教师能到一线上课,课后能适当辅导,
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从而弥补了招生人数多出现的问题。
二、法治的命运
主持人:中央最近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请您谈谈“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请
您谈谈“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德治国”的方略是否可取?
王利明:“以德治国”许多人有一些观点,也存在着差异,但基本相同的。应该说法律这个
框子规范人们的行为,单调并有限,所以,其达不到的部分应由道德来调整,二者相辅相承。
另外,“以德治国”可以用“以德育人”来理解。目前在我国的经济交往范围中还存在着欺诈
、背信弃义、出口骗税等行为,社会现象中也有许多不讲道德,不讲廉耻的例子。所以,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