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正如作者所说,一连串尴尬的问题就出现了:如果白纸黑字、明文规定的东西是法律,法律背后隐藏着的东西也是法律,那么何时用白纸黑字的来判案,何时用隐藏着的来判案呢?这个恐怕连立法者和司法者都说不清。那么可以说白纸黑字的是法律,隐藏着的就不是法律吗?也不行。作者运用了逻辑中的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式(p←→q)∧q→p来解决这个问题。1、古往今来,法院大多是运用白纸黑字的条文来判案,但运用隐藏的原则也有一定的市场。2、运用这两种手段判案,是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有多少的量上的不同。3、既然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那么两者对于法院来说都是一码事。否认后者具有法律效力,也即否定前者。但谁敢不承认前者呢?所以,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推理虽然算不上天衣无缝,但起码能令人接受。
然而矛盾总是那样死死纠缠,毫无了期。作者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两者都证实了具有法律效力,那法官运用后者判案时,就不是自由裁量权,而是名正言顺的“依法办事”。“尺子标准”的叙事出发点就有不少矛盾了。诸如“不能因过错而获得利益”这些法律规则背后的原则,并不是能用尺子比一比、划一划就能发现的。问题是你这个法院能挖掘出这样一个原则,我那个法院又可以挖掘出那样一个互相矛盾的原则。“隐身”的原则总是相互“压抑”、“斗争”,谁能说出个确切的所以然呢?
所以,在法律社会实践中,经常没有办法用这么一个尺子标准去划定法律家族的范围。德沃金的颠覆,的确是一场真正的法理学革命。
在研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呢?单单是冷眼旁观了一场法理学革命吗?还是认识了德沃金这样一个人,一件颠覆旧法理学学说的事吗?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文章使我认识到原来枯燥的法律论文是可以这样通俗易懂的。作者通篇运用了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把一些较难理解的法律术语简单化、通俗化地表现出来,降低了读者,特别是初学者学习的难度。虽然本文比刘星老师的法律启蒙作《西窗法雨》明显深奥了些,但也并非深奥难懂,增加了初学者的兴趣。
其次,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地发掘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从“尺子标准”问题的发现,到“隐藏”法律原则是否属于法律家族,再到司法运作上的矛盾等,问题似乎没完没了,不断地解决,不断地重新出现。
再次,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若非作者运用了层层深入、递进分析的方法来论述纽约州法院的判决思路的,读者恐怕也没有“一目了然”的感觉。另外,作者还运用逻辑学构造出充要条件假言推理,使人读来心服口服。
最后,我想文章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世界是需要有个方圆,正如万事万物不能没有黑白之分那样,但作为未来法律工作者——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清楚:黑白之间有一个灰色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