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纽约
[1] SEC Staff Report On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96th Cong.12d Sess. 579 (Sept.4, 1980).
[2] Roberta S. Karmel, The Independent Corporate Board: A Means To What End? 52 Geo.Wash.L.Rev.534 (1984).
[3] 所谓“外部”是指该董事不得为公司雇员或与公司有任何密切经济联系(股权及董事正常报酬除外)。
[4] 根据Korn Ferry International 1999年的调查,美国公司董事会现已被独立董事所充斥,内部董事平均人数已从25年的5名降至2名。
[5] 1940年投资
公司法是仅有的例外,规定任何注册投资公司中内部董事(interested persons of such registered company)的比例不得超过60%。 见15 U.S.C.80a-10(a)(1982)。
[6] 但SEC、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 及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等政府非政府机构的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34年证券交易法于1975年修订,赋予SEC批准、 修改及实施NYSE上市规则的权力,从而使SEC有可能间接影响上市公司治理。1977年,SEC批准了NYSE新的交易规则,要求其上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完全由“独立于管理层且不存在任何可能妨碍其独立行使判断力之关系的董事”组成。美国公司亦广泛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薪酬委员会,原因是IRS 禁止公司折抵CEO及其他4名收入最高的行政官员的年收入中超过一百万美元的部分,除非此报酬计划系由上述薪酬委员会事先设立, 完全以业绩为基础,并业经股东批准。见IRC §162(m).
[7] 见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Analysis and Critique, National Legal Center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1987)。
[8] “大型公共持有公司”是指拥有2000名以上的股东和一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公司(若持续二年资产低于此限则不再属于“大型公共持有公司”) 。ALI §1.24。
[9] “密切关系”的定义见下页。
[10] 三位主被告人Professors Melvin A. Eisenberg, Harvey J. Goldschmid, John C. Coffee, Jr. 认为传统
公司法及实践中,公司董事会感染了致命的疾病:(1) 时间限制造成的监督乏力,(2) 缺乏独立性导致的结构性偏见及 (3) 缺乏了解公司事务的信息、手段导致的信息屏幛。即使满足了独董的技术性要求,由于董事的组成、挑选及任期被管理层把持,董事会仍然可能受制于人。因此关键在于选举机器由独董掌握,ALI第二稿的建议是建立多数由独董组成的提名委员会,取代经理层推荐独董人选。Eisenberg教授 注意到在几乎所有州的
公司法中,董事会的根本职能还是管理,但现代公司的运作和管理要求大量的时间精力,董事会已经事实上失去积极指导公司运作的能力,而只处于监控和监督的位置。然而由于法定管理义务的掣肘,连后者也不能保证。因此,积极监督模式提出单一化董事会的职能,集中其于积极的监督, 使董事会在掌握关于高管绩效的准确可靠信息的基础上有充足的时间客观评估高管业绩。见M. Eisenberg , The Structure of the Corporation (1976); ALI Tentative Draft No. 2, §3.04 comment。
[11] Lewis D. Solomon, Donald E. Schwartz, Jeffrey D. Bauman, Elliott J. Weiss, Corporations: Law and Policy, West Publishing Co., (1994), 654页。
[12] William Allen 1992年西北大学的讲座“Redefining the Role of Outside Directors In an Age of Global Competition.”
[13]“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在美国公司法律文化中是可以互换的两个概念,相当于英国公司法中的“非经营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 公司治理专家Monks 和Minow干脆给出完全相同的定义:“由股东选举出列席公司董事会且与公司无任何关联的人。”
[14] 见1990年«新合约»。
[15] ALI, §1.23.
[16] ALI, §1.34.
[17] Unitrin, 转引Aronson v. Lewis, Del. Supr, 473 A.2d 805, 816 (1984).
[18] Mich.Comp.Laws.Ann.450.1107(3).
[19] 又见第二页注1«新合约»对“外部(董事)”的定义。
[20] Robert A.G.Monks and Nell Minow, Corporate Governance, Blackwell Business (1995), p224.
[21] Donald C. Hambrick, Eric M. Jackson, Outside Directors With A Stake: The Linchpin In Improving Governance, 2000年8月多伦多管理学院会议报告。文中选取了两个极端的例子:Stars 〖外部董事持股价值$5.3 million(‘87), $7.3 million (’92), $8.4 million (’96). 股东回报率高于该部门平均水平至少10% 〗,Laggards 〖外部董事持股价值$1.2 million (’87), $780,000 (’96) ,股东回报率低于该部门平均水平至少10%〗
[22] 所谓“无所不在的幽灵”是也。即董事会往往会出于其自身的利益 (如保住董事职位等)而不是股东和公司的最佳利益作出反收购的决定。
[23] Unitrin, Inc. v. American General, 651 A.2d 1361 (1995)。 初审该案的衡平法院认为在收购战中,外部董事 (即使他同时也是股东)会与目标公司其他董事一样,因为“无所不在的幽灵”而投票反对一项绝佳的收购要约)如果该要约未能包括一个足以补偿可能失去的董事会席位所伴生的“名望与酬劳”的“价格参数”〕。最高法院表示不能同意。
[24] 141 U.S.132, 11 S.Ct.924,35 L.Ed.662 (1891).
[25] Graham v. Allis-Charmers Mfg.Co., 41 Del.Ch.78, 188 A.2d 125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