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易》与“敬德保民”政策的具体运作
“敬德”和“保民”在周人那里是统一的,对于统治者来说,“敬德”必须在“保民”之中才能体现,没有“保民”即无所谓“敬德”。《易传》作者提到了“厚德”、“育德”、“崇德”、“常德”、“修德”、“贤德”、“盛德”、“至德”、“居德”、“蓄其德”、“恒其德”、“日新其德”的观念,其目的无非是实行“德治”,以达到“保民”的目的。当然,保民也是手段,保统治者的天下才是目的。原因在于,西周灭殷商之后,天下并没有立即太平,周统治者还面临着两股不同的反对势力,一是统治阶级内部,以伯夷、叔齐为首的人,他们认为武王“以臣刹君”,并隐居起来,不食周栗,直至“遂饿死于首阳山”[11]另一方是殷商后人的反叛,都让周统治者头疼不已。而这种“敬德保民”的路线,不仅可在思想上消除“殷顽民”的复辟意识,用道德的剪刀剪断他们对故国的感情联系,用怀柔政策淡化他们对商纣王朝的政治依恋,同时,对周王室的宗亲贵族而言也是一种警告,使他们不被胜利冲昏头脑,时刻居安思危,勤政、修德、保民,以“祈天永命”[12][13]
而且,殷商灭亡也使周人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促使他们不得不重民,这就导致了民本思想的产生,《周易》的民本思想是很明显的,“民”字在《易传》中出现了31次,称“万民”的3次。经文不见,都出自传文。《周易》中民与君是相对而言的,如《系辞传下》:“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阳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民与圣人、先王对言,如《观.象传》:“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民与君子相对而言,如《井.象传》:“君子以劳民相劝”。从此可知,《易传》的“民”字泛指食人治于人的广大劳动群众。又据《兑.彖传》:“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系辞传下》:“致以天下之民”,“使民不倦”、“使民宜之”、“万民以济”,从而确知《周易》的民本主义思想是显而易见的。[14]这种思想从周统治者的讲话中也可以看出:“殷之末丧师(众),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已”。[15] “敬德保民”路线的贯彻的方面是多样的,有“明德慎罚”,有“礼治”,然而,具体到政治运作上,就涉及到了“损民”与“益民”的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损》和《益》两个具体的卦,去探讨一下《周易》的损益之道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内涵。
三、“损下有孚”与“损上益下”
损者,减少、亏损也,《说文》:“损,减也。从手,员声。”《玉篇。手部》:“损,减少也。”宋苏轼《郊祀奏议》:“自秦汉以来,天子仪物,日以滋多,尤加无损,以至于今”。《农政全书.牧养》:“每早埽其粪于塘中以饲草鱼,而草鱼之粪,又可以食鲢鱼,如是可以损人打草”。而益者,多也,饶也,《说文》:“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段玉裁作“水、皿,益之意也”。李孝定《甲骨文集释》按语:“益用为饶益、增益之意既久,而本意转晦,遂别制溢字……此字当以汜意为本意”。益还有增加之意,《广雅.释诂二》:“益,加也。”《广韵.昔韵》:“益,增加也”。再清明的统治者,他们都是要靠老百姓的劳动来缴纳赋税而生活的,都要向老百姓“取”,这就是损民,《周易》损卦里的“损”字,应该就有统治者向人民索取赋税,从而减少人民财富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