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将明清两个朝代的成文法合为一章论述,他说这是由于清代成文法几乎全然是因袭明代成文法之故。
梁启超研究明清成文法的方法与研究先前各朝代成文法的方法不同,他不再是主要阐述法的形式,诸如律令格式例比等,而是主要研究明清的
刑法和行政法,这实际上是注重了对明清法律体系的研究。
1、
刑法
梁启超首先叙述明太祖一向重视立法和他在立法方面的建树。太祖初平武昌,即议律令。吴元年,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杨宪、刘基、陶安等二十人为议律官。遂撰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又命大理卿周桢等,取所定律令类聚成编,训释其义,名为《律令直解》。及洪武六年,诏刑部尚书刘惟谦,一依《唐律》,定大明律篇目,而增为六百零六条。二十三年,复取逐年所增,以类附入,达四十卷,成就今日所传的《大明律》。45
《大明律》实际是明代的刑法典。《大明律》实际上是相当于将各国所存在的所谓普通
刑法和特别
刑法,揉杂于一体,其篇目和内容包括:(1)《名律例》。一卷,四十七条。内容与近世各国之
刑法总则相当。诸如规定刑罚的适用和加减,恩典赦免和数罪并罚等。(2)《吏律》。二卷,其中职制十五条,公式十八条。其内容是规定官吏的惩戒。(3)《户律》。七卷,其中户役十五条,田宅十一条,婚姻十八条,仓库二十四条,课程十九条,钱债三条,市厘五条。所规定的是淆乱户籍罪、怠纳租税罪、违反度量衡罪等。(4)《礼律》。二卷,其中祭祀六条,仪制二十条。规定上自皇室,下至百官之婚嫁丧葬等规则。(5)《兵律》。五卷,其中宫卫十九条,军政二十条,关津七条,厩牧十一条,邮驿十八条。所规定的内容相当于各国的海陆军
刑法。(6)《刑律》。十一卷,其中盗贼二十八条,人命二十条,斗殴二十二条,骂詈八条,诉讼十二条,受臧十一条,诈伪十二条,犯奸十条,杂犯十一条,捕亡八条,断狱二十九条。所规定的是有关强盗、杀人、伤人、殴打、骂詈、诈伪、猥亵、逃亡、放火、失火等犯罪,相当于各国刑法分则的主要内容。(7)《工律》。二卷,其中营造九条,河防四条。所规定的是有关决水及破毁营造物等犯罪。46
清代
刑法一概因袭明律。顺治三年,命吴达海等译明律,参以满制,编制《大清律》十卷,颁布实行。雍正三年,又颁行《大清律集解》三十卷。乾隆五年,《大清律例》编制完成。以例为一种法典之名自兹开始。
《大清律例》中的律,大都不是什么新事物,“今律可云即唐律之旧,亦即魏晋律之旧,亦即萧何、李悝之旧。”47 按照《四库书目提要》史部“政书类”关于《唐律疏义》条目的释解,《大清律例》对《唐律》的沿革,表现为多种情况。其一,从《唐律》中直接移植。《唐律》中的名例、职制、贼盗、诈伪、杂犯、捕亡、断狱等篇目,在《大清律例》中继续保有。其二,将《唐律》中某些篇目分解为另外一些篇目。例如《唐律》中的户婚,在《大清律例》中分解为户役、婚姻;厩库分解为仓库、厩牧;斗讼分解为斗殴、诉讼。其三,实际上相同而形式上稍异。例如《唐律》中的卫禁,在《大清律例》中称为宫卫;擅兴称为军政。其四,还有其他一些情况,如关津留难诸条,在《唐律》是入于卫禁的,在《大清律例》中则入于关津;乘舆服御物、事应奏不奏、驿使稽程、以财行求诸条,《唐律》俱入职制,《大清律例》则分别入礼律中的仪制、吏律中的公式、兵律中的邮驿、刑律中的受赃;谋杀人诸条,《唐律》入盗贼,《大清律例》悉入人命;殴骂祖父母父母诸条,《唐律》并入斗讼,《大清律例》析为两条,分别入斗殴、骂詈;奸罪、市司平物价、盗决堤防、毁大祀丘坛、盗食田园瓜果诸条,《唐律》都在杂律中规定,《大清律例》则分别在刑律中的犯奸、户律中的市廛和田宅、工律中的河防、礼律中的祭祀中予以规定。从《唐律》与《大清律例》的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大清律例》十之七八是本源于《唐律》的。48
《大清律例》中的例,自乾隆五年与律同入法典之后,不断得以完善。乾隆时确定每五年一纂修,后来虽然没有严格实行,然而自嘉庆以来,续纂修改,事实上也是不少的,这从梁启超详细列举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纂修的具体年份便可看出。值得我们今天重视的,是当初纂修的方式和技术。历次纂修条例告竣之后,总是要向皇上进呈表文,表文上差不多总是要写上这样一些话:“臣等悉心参考,分为修改、修并、移改、续纂、删除各名目,开列本例之首,粘帖黄签,并于本条之下逐条加具按语,分晰陈明。有原例者先列原例于前,次列现修新例于后”云云。49
从纂修表文的汇报,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对于例的纂修,其形式大略可以分为五种:
其一,修改。亦即将原来的例加以审视,对其条文略加修正。
其二,修并。就是对原来的例加以整合,将其中二条以上的合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