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的效力作用与市场规范
曲玉国
【全文】
公证的效力作用与市场规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证处主任 曲玉国
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公证在市场经济中的效力与作用如何,怎样发挥公证在市场经济中的效力与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倡导者和依法参与者不能不思考或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一、公证的效力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67条、第
218条的规定,公证书具有以下三种效力。
(一)证据效力。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二)强制执行的效力。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但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除外。
(三)法律要件效力。公证的法律要件效力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公证证明成为某些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时,对当事人产生的约束力。即不办公证该行为就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公证的法律要件效力产生的条件是:(1)法律规定某项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后,才具有法律效力;(2)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某项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从上所述,不难看出,公证的效力是由法律赋予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这一点,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德、日等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中表现尤甚。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仅在程序法中注意完善公证规制,而且在民事经济法律中极力强调公证的地位。大陆法系国家及拉丁国际公证联盟成员国以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及公证法和公证人法详细规定公证人的权利、义务,公证文书的效力和公证服务范围,对国家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制度的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资本主义各国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稳定的财产制度,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建立以大工业为基础的统一的自由贸易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民法典的体系尚待完善,《
民法通则》和一些实体法规对公证内容规定较少,且力度不够 。但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公证的效力规定的力度较大,且体现了我国强化公证制度的立法意图。如该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这里所规定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且具有证据效力。再如该法第218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据此,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中作了相应规定:“……2、执行机构负责执行下列生效法律文书……(4)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关于追偿债款、物品的债权文书。”据此,不难看出,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公证书特殊效力——强制执行效力,是公证文书区别于其他证书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