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从经济学角度简单解释一下法律的起源、变迁以及法律的某些特征。统治者为什么也要制定法律?提倡法治?因为从事后看,法治意味着对自身的约束,对他们而言似乎并非好消息。假设,统治者出于一个对他自己有利的角度制定一个规范,这个规范一旦成文,一旦获得某种程度约束力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可信,那么人们可能就有动力和激励可通过成文理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人们显然不会完全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理解、去解释、去做,而是会钻这个成文规则的空子,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解释,为自己的行为的合法性做辩护。这时,统治者就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重新更改,还有一个就是随它去吧。统治者到底怎么选择呢?我的解释是,假如说,收回法律,人们就说你的信誉有问题,这样,以后你再制定法律,人们对此就不会相信了,可能会不积极交税,不积极劳动,统治者失去了承诺的激励功能,这对统治者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这样就导致了他选择顺其自然要比收回成命好一些。在这样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最后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就由不得他了,它可能已经远远偏离了统治者的初衷。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法治是演进的产物,不是哪个人的恩赐,也不是哪个人建构或设计的产物。另外,法律特别是
宪法从制定到实施制定整个过程都需要向公众提供一个可置信(credible)的承诺,某种程度上说,制定的成本越高,承诺的可信度就越大,因为改变的可能性越小。所以成文法有可能比不成文法可信,人类早就意识到这点,实际上成文法的出现也是法律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而且同时法律制定以后要公布,晓之以众,这实际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社会的“正当性”或合法性(“正当性”或合法性为何物往往讲不清楚),而更重要的目的在于:(1)使法律变得更加可置信;(2)使法律成为社会的共同知识。后者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使人们行为成为可预期性的基础,是人们之间博弈的基础,进一步说,前者不过是后者内容的一部分,可置信与否可能就是人们对法律的共同知识的一部分。法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求人们拥有关于“法律的可置信性”的共同知识。立法者必须这样努力。例如,象美国的
宪法是刻在碑子上的,假如中国的
宪法也“勒之以石”不知会如何。这是思考题。
我谈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也只是在经济学的语境里讲几个小故事,论证可能是粗糙的,更深入的探讨将在其他正式论文里给出。